水电煤气缴费、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银行转账……一提到这些熟悉的场景,很多人都会想到便利店里的“拉卡拉”。
现在,这家公司即将成为“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 3月26日,中国证监会第十八届发审委2019年第九次会议审议结果公告显示,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获批,即将挂牌上市。创业板市场。
拉卡拉踏上资本市场的“船票”已经拿到,但让人觉得它在全国便利店开设的近10万个“拉卡拉”单元会逐渐消失?毕竟拉卡拉的很多支付功能已经被支付宝、微信等覆盖了,用的人越来越少。
历经波折,3年后拉卡拉上市
2016年以来,拉卡拉开启了上市之旅,但过程并不顺利,可谓一波三折。
最初, 准备通过后门曲线上市。 2016年2月16日,西藏旅游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拉卡拉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对拉卡拉股份有限公司的估值为110亿元,拟募集资金不超过55亿元。元。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西藏旅游的实际控制人将从国丰集团变更为由拉卡拉管理层成员孙陶然、孙浩然及其关联方蓝光标组成的一致行动人。
不幸的是,随着中国证监会加强对跨境并购和借壳上市的监管,拉卡拉的借壳计划于当年6月失败,被终止。重组。 2017年,拉卡拉开始独立上市寻求IPO,但随后搁浅。
直到本月,拉卡拉再次披露了更新后的招股说明书,上市话题再次受到关注。有趣的是,拉卡拉从披露更新的招股说明书到过审只用了两周时间。
拉卡拉本次拟发行不超过4001万股,拟募资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用于主营业务第三方支付产业升级项目。
个人支付占收入的比例不到 2%。
2005年,孙陶然、雷军和联想控股共同出资200万美元成立了拉卡拉。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拉卡拉最大的股东是联想控股,直接持有31.38%的股份。孙陶然持股7.67%,为第二大股东。
成立之初,拉卡拉专注于便捷的支付服务。为解决银行排队难,拉卡拉在全国便利店部署了10万余台拉卡拉自助终端,为个人用户提供信用卡支付服务。是中国最大的线下便利支付服务商之一。
此外,拉卡拉主要为小微企业提供收单服务,为个人用户提供个人支付服务。 2011年,拉卡拉成为首批获得央行支付牌照的27家企业,并获得全国收单、在线支付、电视支付、预付卡受理业务经营许可证。
根据招股书数据,2016年至2018年,拉卡拉的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稳定增长。 2016年营收25.6亿元,净利润3.35亿元; 2017年营收27.85亿元,净利润达到4.70 2018年营收大幅增长至56.79亿元,净利润达到< @5.99 亿。但2016年至2018年,拉卡拉的毛利率分别为72.23%、55.40%和44.85%,存在一定的波动。
随着在线支付技术的普及,在个人支付业务领域,用户的习惯逐渐从线下信用卡支付转向移动支付。
拉卡拉表示,受此影响,公司基于便利店自助终端提供的便民支付业务的交易量和收入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016年至2018年,公司个人支付收入1320元、5.18万元、9487.95万元、10788.58万元,占比5.16%和< @3.分别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1%和1.90%,占比比较小。
被遗忘的现象级支付终端,逐渐消失?
提到拉卡拉,很多人将其与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进行比较。支付百科评论员寇祥涛认为,这样的比较有点不准确,因为随着拉卡拉最近的发展,多年的业务调整,其主营业务不再是个人支付,而是收单业务,所以没有意义对比一下支付宝和微信。
自2012年起,拉卡拉进入国内银行卡收单行业。为解决线下小微零售企业刷卡问题,重点关注实体小微企业的收单服务。截至2018年底,拉卡拉收单业务POS机、二维码受理产品已覆盖超过1900万商户。在寇向涛看来,拉卡拉近年来的业务调整很快拉卡拉怎么用,转型也比较成功。收单业务起初不在第一梯队,现在深耕B端收单业务。上个月,交易量和商户数量应该已经进入前三,超过了一些老牌支付公司。
作为曾经的现象级产品,随着拉卡拉个人业务的边缘化拉卡拉怎么用,这些便利店“拉卡拉”是否会逐渐退出?
事实上,前几年的一些报道显示,拉卡拉已经在全国连锁便利店等地安装了超过50万台便利自助终端。如今,根据招股书,拉卡拉个人支付业务已在全国371个城市的便利店安装了近10万台自助支付终端。也就是说,这些自助支付终端实际上正在大量消失。
寇向涛认为,这些终端过去使用频率很高,可能一天几十万次。如果一天不使用几次,考虑到维护成本,拉卡拉还会继续保留这些终端吗?终端也很难说,但对于拉卡拉来说,这不是它的业务重点。
搜索关键词:拉卡拉 移动支付 拉卡拉